丁立人、古克什“王的盛宴”启示录(上):中国国际象棋普及推广开启全新航程
2024-12-1458
12月12日,2024年国际象棋男子世界冠军赛在新加坡结束了慢棋第14局的较量后,迎来大结局——丁立人与挑战者古克什激战至最后一盘残局的最后一刻,终以微弱的劣势憾负。最终,年仅18岁的挑战者印度棋手古克什以总比分7.5:6.5取得了这个系列赛的胜利,并登顶了世界棋王的桂冠,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最年轻的棋王。
回顾整个2024年国际象棋男子世界冠军赛,丁立人与古克什的每一场对决,以及场内、场外包括新闻发布会上的表现,不仅为他们在全球国际象棋棋迷圈内赢得了话题热度,更为各自代表的国家国际象棋水平和文化赢得了好感度和认同感。赛事于11月25日落子,共进行14盘慢棋的较量。首局丁立人即赢得开门红,挑战者古克什第三局扳回一城。此后,双方经过多盘和棋后,第十一局古克什再度获胜,但丁立人随即在第十二局就抹平了分差。此后第十三局双方再度和棋后,在最后一局开赛前,两人6.5比6.5站在同一起跑线。棋盘上的较量,智慧的对决,展现了两位棋手非凡的心理和对弈的智慧。丁立人凭借其冷静的理性和精准的布局,在关键时刻多次改变和逆转战局走势,赢得了观众和同行的广泛赞誉;古克什作为“天才小将”则展现出超出其年龄的运筹帷幄和思维战略,大有“后浪推前浪”之风范。可以说,两人为期半个月的“长考”可谓是亮点满满,精彩绝伦。
如今,赛事虽然已经结束,但赛事效应仍在持续发酵。丁立人作为中国国际象棋界的领军人物,一直以来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人们都有目共睹,实力自然不言而喻;同时,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丁立人此次卫冕棋王的过程中,不仅与古克什的角逐异常激烈,且决赛遇到年纪这么小的一个对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国际象棋产业发展和人才储备越来越好,各国对国际象棋青少年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国际象棋普及推广工作也将与时俱进地开启一轮新的航程。01
古克什的崛起,不仅为印度国际象棋界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激励着全球的年轻棋手们,让他们看到了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希望。与此同时,丁立人作为古克什的“前辈”,不仅在赛场上以身作则,更在场外通过各种方式,如开设讲座、参与社区和校园的公益活动,积极推广国际象棋文化,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
丁立人的成长故事,是中国乃至世界国际象棋界的一段佳话。1997年,丁立人5岁时就获得了全国锦标赛6岁以下组的冠军;从9岁到17岁,丁立人获得了六次全国少年组冠军;2009年,17岁的丁立人入选中国国家队,获得男子国际象棋全国冠军,并晋升成为中国第30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从孩童到青少年,再到如今已过“而立之年”,丁立人在国际象棋赛场上的卓越表现,激励着无数国际象棋爱好者和年轻棋手。无论是现在年少得志的印度棋手古克什,还是当年那个17岁就入选中国国家队的丁立人,他们在本应“青春肆意”的年纪就深耕国际象棋赛场,“少年意气挥斥方遒”——在国际赛场上奋力争先,这也再次说明:国际象棋的竞技实力从来不因年纪大小而有所减损。
与此同时,古克什作为国际象棋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挑战者、作为2024世界冠军赛中的一匹“黑马”,他的崛起不仅颠覆了传统国际象棋界的年龄和经验观念,而且以他独树一帜的棋艺和战术,为这项古老的游戏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古克什一路晋级的过程中,其对手普遍反馈,这位18岁的印度天才小将在慢棋赛中不仅体力充沛,且常常出其不意,冲击力十足——他斩获最年轻的世界棋王这一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于国际象棋的深入理解和持续追求的胜利欲望。早在11月底的一次采访中,丁立人就谈到了他此次比赛的对手,他表示,期望在比赛中“更好地了解古克什”。丁立人大度称赞了这位18岁的印度人近两年在国际赛事上的出色表现,以及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他在战略理解方面做得很好。尽管年轻,但他下棋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棋手。”而在此次大赛开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丁立人更是尽显大将风范:“第一次参加世界冠军赛时,我就非常紧张,但这一次我感到很平静且充满活力。我的对手虽然年轻,但在许多方面已经非常成熟,我希望我们都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赛前丁立人这两次采访的发言,更像是一个“前辈”大哥帮助“后辈”小弟卸下心理包袱和压力的关心之语,换位到古克什的感同身受一般。而此次为期半月的系列赛期间,丁立人更是不吝惜对于古克什棋风犀利、战术灵活多变,展现了新一代棋手的活力和创新精神的认可和赞扬。
在新闻发布会上坦率而又睿智的表达,让丁立人迅速圈粉。网络上,许多棋友将他称作“最有礼貌的特级大师”。正如丁立人坦言,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越发关注国际象棋在中国的推广:“成为世界冠军后,我想可以启发更多孩子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我知道,在国内有很多人关注这项运动和赛事,我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予他们鼓励。”一项顶级赛事往往只是一个行业的缩影,而一项数百年的全球运动的持续发展与经久不衰,则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年轻力量的注入。丁立人、古克什两位棋手的精彩对决,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觉和思维上的享受,更是国际象棋运动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国际象棋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国际象棋教育和普及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兴起,不仅可以为棋手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提高训练效率,还为国际象棋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兴起,使得更多人能够通过在线对弈、观看直播等方式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网络平台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极大地扩展了国际象棋的受众,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国际象棋的兴趣。
持续推动国际象棋产业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加大对于青少年国际象棋人才的培养。2022年底,由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印发的《中国国际象棋后备人才培养规划(2022-2032)》中指出,大力推进和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综合素质发展,加大与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合作共赢,最大限度地实现体育与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融合促进。基本实现15岁以上少年国际象棋运动员真正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在运动员个体上能够体现出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各方面需求,表现出较高的运动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实现体育与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融合促进,90%进入国家队的青年运动员学习成绩优异。在此政策的引导下,各地教育部门和体育培训机构纷纷响应,通过建立青少年国际象棋培训基地、举办各级别的比赛和选拔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同时,随着国际象棋“进校园”,学校还将国际象棋纳入课外活动和特色课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提升战略规划、逻辑思维和决策思辨等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说,国际象棋作为一项智力运动,其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国际象棋与教育的融合将更加深入。
除了为培养更多国际象棋青少年运动人才“保驾护航”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落地保障措施外,为全方位推动解决当前国际象棋工作存在的问题短板——12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棋院副院长赵爱国在出席“2024年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北京站)”时表示,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国际象棋协会2025年计划从以下五个方面陆续推出新举措,以形成新时期的新工作体系: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让国际象棋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更好服务于各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二是加强宣传推广。推动项目进一步“破圈”“出圈”,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扩大社会影响力。三是优化赛事服务。让各级各类赛事覆盖全国各地,面向各类人群,贯穿全年各月。四是改革办赛模式。降低参赛成本,提高办赛效益,推动解决全国棋协大师赛报名难等问题。五是凝聚社会力量。通过征集合作伙伴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国际象棋事业。
此外,在国际交流方面,未来国际象棋未来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赵爱国指出:“通过国际象棋比赛和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少年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还能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融合——国际象棋作为一项全球性的智力运动,其在促进国际理解与和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毫无疑问,随着更多像古克什这样的年轻才俊的涌现,以及丁立人等世界冠军的引领和推广,国际象棋这项古老的游戏在世界范围内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爱好者,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群体的桥梁。而当丁立人、古克什2024年国际象棋男子世界冠军赛——这场“王的盛宴”曲终人散之际,偶像级的榜样效应也将助推国际象棋普及推广开启全新的航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际象棋教育的普及和深入,未来将会有更多中国青少年在国际象棋的熏陶下成长,不仅在棋盘上展现出色的竞技水平,更在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