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运会国际象棋决赛现场,低调出征的辽宁队,无论战况如何风云变幻,队员始终顽强拼搏不懈坚持。辽宁队教练刘瑶穿梭于赛场与队员间,乐观自信的态度也给队员们吃了“定心丸”。她介绍说,通过在北京举行的全运会预赛选拔,辽宁队在混合团体业余组和女子个人业余组两个组别中晋级决赛:“我们队员状态良好,我相信他们的潜力,对比赛成绩充满期待。”
刘瑶这份自信与全力以赴的坚持,源于她与国际象棋三十余年同行的精神底色。她从棋手到裁判,继而成为媒体人,之后又成为教育者、管理者,丰富的经历在棋界很难找出第二人。
她每一次跨界皆以 “棋文化价值” 为锚,践行 “国际象棋不止是竞技,更是承载思维、平等与温度的文化载体” 理念。
刘瑶(右二)与辽宁队棋手合影
少年时,刘瑶专注棋盘、全力拼搏,在年复一年的磨练中,慢慢领悟了国际象棋的深层魅力。凭借热忱与积累,她主动探索裁判领域,开启了新征程。
在辽宁,她任裁判长十五年,早年获“国家级”与“国际棋联级”裁判称号。除执裁外,她发起“裁判带教”计划,壮大专业队伍、规范赛事,推动当地青少年参赛人数增长、争议减少,全力维护国际象棋的竞技公平性与文化吸引力。
2023年举办辽宁省智力运动会
积极参与各类交流活动
与王锐、赵雪一起担任西部大学推广大使
当公平有了保障,刘瑶又发现新的价值缺口:“多数人觉得国际象棋‘冷’,是因为没看到它的文化温度。” 于是,她走进媒体,穿梭荧屏内外,在讲棋中融入棋手故事,聚焦棋类明星和从业者的成长经历。节目热播引起家庭学棋热潮,印证了她的洞查:“国际象棋的价值,藏在‘战术背后的人生思考’里,要让更多人听见它的声音。”
她认为国际象棋更深层的价值是 “思维与情感的双重传承”。这让她转型成为教育者,不仅提出 “教棋是教思考,育人是育会用棋理的人”,推出 “国际象棋家庭互动体验”,她主张:“两代人要建立共同的爱好,增强心灵的归属感,而国际象棋是非常好的纽带”。作为高校客座教授,以棋局类比职场决策教学。翻译《国际象棋思考逻辑详解》等实用书籍,为棋手搭建成长桥梁。她选书的眼光总能挑出那些 “真正能帮棋手解决实际问题” 的著作,这些书籍是棋手在自我提升中最需要的实用内容。
刘瑶在十四届全运会上担任视频讲棋嘉宾
刘瑶深知赛事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视其为棋手联结、规则落地与文化传播的纽带,更是辽宁棋手的 “成长阶梯”。近年来她努力举办各类比赛,从亚洲学校锦标赛开始,又陆续承办了全国快棋超快棋锦标赛、全国大学生团体赛、李成智杯团体赛,而全国棋协大师赛几乎是每年一届。
经多年努力,已有不少学生斩获了全国冠军、获得国家级运动员称号。他们中又有许多人成为基层教练,实现了国际象棋思维价值反哺行业。辽宁青少年爱好者增几十倍、从业者翻几番。
刘瑶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使国际象棋价值照进更多的角落:“我的经历让我坚信,国际象棋承载的,远不止输赢,我们能做的,远不止眼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