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随着全球“她力量”时代的全面到来,女性在国际象棋领域也逐渐展现出非凡的魅力。
居文君,一个将生命热情倾注于黑白棋盘的现代传奇,她的故事是一首对国际象棋艺术的深情颂歌。作为国象领域的佼佼者,她不仅以其深厚的棋艺赢得了世界的瞩目,更以她对国象文化的独到理解和传承,成为了当代国际象棋棋坛璀璨的明星。在智慧的较量中,居文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她力量”,并自2018年以来,在棋盘上书写着属于自己四度封后的传奇篇章。
自幼与国际象棋结缘,居文君便展现了超凡的天赋和无尽的好奇心。在她的早年经历中,对每一步棋的深思熟虑,如同历史学家般研读着象棋的古老智慧,逐渐从众多棋童中脱颖而出。
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居文君的国象世界中,每一粒棋子都仿佛是历史的微缩,每一次落子都向是与先贤的对话。精研中国古代史的她,不仅“以史为镜”,从中丰富了自己的棋艺,更为国际象棋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也势必成为国际象棋思想历史体系中的一位探索者、传播者和教育者。
居文君
4月2日的上海,随着2025年国际棋联女子世界锦标赛对抗赛赛前新闻发布会及开幕式的举办,大赛正式拉开了帷幕。笔者有幸在第一轮比赛开始前,专访了居文君。以下是笔者与居文君的访谈实录。
Q1:人们常说,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此刻,于女子国际象棋历史人物的维度,像极了2018年;于比赛场景“沪渝双城记”的维度,又让人不禁想起2023年。在这段时间里,您已经完成了四度封后,正向着有可能第5次“封后”从而创造夺冠纪录的旅途中迈进——您目前的心态是怎样的?
居文君:我的心态是这样的:此次与谭中怡的对抗赛,我将其视为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会以轻松的心态全力以赴,专注于这场比赛,并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无论过去取得了多少成绩,那都是属于过去的,现在的我,需要做的是把每一盘棋都当作是第一盘棋来下。这样的心态能帮我保持专注,不被外界因素干扰,同时也能让我在比赛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Q2:据我所知,您与谭中怡是好姐妹,最早一起出国比赛,2004年在希腊举办的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你们住一个房间,少年时期你们在国家队也是很好的朋友。一晃21年过去了,当年的“室友”现在再次(上次2018年)顶峰相见,您怎么评价您的好友谭中怡?
居文君:我们一起在国家队度过了很长的时光,直到2023年。谭中怡是一位非常富有经验的棋手,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并多次获得少年组冠军,是一位年少成名的棋手。这次比赛,我确信她与2018年相比,一定有所成长和进步。
我期待着与她的对抗,这不仅是对我们个人技术的检验,更是我们友谊的一次特殊展现。国际象棋是我热爱的事业,每一次比赛都是我对自己的挑战,也是对棋艺的追求。与谭中怡的对弈,无论胜负,都是我们共同成长的见证。我期待在比赛中展现出最好的自己,同时也祝愿谭中怡能发挥出她的最佳水平。
Q3:让我们回顾一下您过去四次的加冕经历,每次封后的过程,能否各用一个词来形容?
居文君:从2018年我首次获得世界冠军以来,我一直专注于国际象棋,并参加了许多比赛,这使我的职业生涯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我努力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关于四次夺冠,我认为这不仅让我的心态更加成熟,也提升了我的技术水平。
第一次可以用“圆梦”这两个字来形容;第二次的关键词是“加赛”,击败了俄罗斯棋手拉戈诺,成功卫冕;第三次是战胜俄罗斯棋手戈尔亚奇金娜,这次夺冠过程是险胜,因此用“艰险”这个词;第四次对阵处在职业生涯快速上升期的雷挺婕,靠的是“经验”。
Q4:是否可以说,四次封后的历程,在某种意义上也塑造和坚定了您所崇尚的国际象棋哲学理念?同时,您又是如何保持对新时代、新技术迭代加快的敏感度,不断加固自己的“护城河”?
居文君:我觉得自己似乎并没有特别突出的风格,只是专注于国际象棋。我是一个相对努力的人,多年的坚持与付出让我迎来了第五次守卫世界冠军的机会。
在对于国际象棋的布局理念上,我始终认为每一步棋都应基于对局面的深入理解,而非盲目追求新奇。这种理念或许就是我的风格吧,它让我在比赛中能够保持冷静,不被一时的得失所动摇。
至于哲学层面,我认为下棋如人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今年,我通过参加各种线上线下的研讨会和训练,努力保持对新技术和战术的敏感度。尤其是在训练中,我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因为在高水平的比赛中,这些因素往往决定胜负。
Q5:AI技术正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在您看来,女性棋手在适应AI方面是否与男性棋手存在差异?您个人建议女子选手多去参加男子选手的比赛吗?
居文君:AI技术与国际象棋这个项目的紧密结合,可能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非常成熟了。不过,就女子选手而言,可能没有像男子选手那样优越的条件去专注于这项运动,这或许导致了女子棋手在某些方面相对处于劣势。
当然我们也使用AI,但相对来说,女性可能没有男性那样的理性,或者在防守能力上稍显不足。目前由于女性参赛人数相对于男性来说仍然较少,所以以我为例,偶尔我会去参加男子比赛——这对我来说是视为一种提升水平的锻炼机会。
Q6:作为中国女子国际象棋历史长河中的杰出人物,从您的角度来看,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谢军、诸宸、许昱华、侯逸凡以及您和谭中怡——中国女子国际象棋为何经久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之巅?
居文君:我认为中国女子国际象棋之所以能够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首先,我们拥有代代相传的深厚积累,尤其是之前“四步走”计划的圆满完成,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我们享有丰富的比赛机会,包括各类专业赛事以及国家队训练赛,这些资源和平台使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全身心投入到国际象棋的训练中;
再者,我们拥有优越的训练环境和浓厚的比赛氛围,这为棋手们提供了良好的成长条件。
最后,我们看到,每一位“棋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国际象棋这项事业薪火相传。我本人也有这样的规划和构想,假设有一天我“下不动”了,但是我坚信那时我内心依然怀有从事与国际象棋相关工作的热忱,例如开展教学活动,助力更多的小棋手提升棋艺水平,将我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棋手。
Q7:谈到青少年以及未来女子国际象棋的发展格局,您认为未来中国女子国际象棋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居文君:我认为,目前在国际象棋领域,中国女子国象水平依然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我们依然需要继续努力,保持并巩固这一优势地位,确保中国女子棋手始终处于顶尖水平。
同时,我注意到许多青少年女棋手正在崛起,包括在备战这次比赛之前,我也关注到了不久前在江西吉安举办的2025国际象棋中国分区赛。此次分区赛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新人,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此外,我们现在有许多针对青少年的比赛,这将为她们提供持续的支持和锻炼机会,帮助她们不断进步。
Q8:据我了解,下棋之余,您也会研究中国历史以及国象的历史。以史为“镜”,您认为研究历史对于提升棋艺有着怎样的作用?哪些历史人物给您内心注入过强大的动力和人生思考?
居文君:研究历史对我来说是一种不断汲取智慧和灵感的途径。很多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都给了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且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寻找突破,如何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
这些蕴藏着历史中的智慧,让我在实战中更加从容不迫,也让我在棋手生涯中不断成长。例如我经常思考采用一些新颖的布局,以期在策略上出其不意,从而获得盘面优势。
居文君,一个在棋盘上以智慧为笔,以策略为墨,书写着不朽篇章的杰出女性。或许她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对国际象棋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每一次落子,都仿佛是在与历史对话,与未来交流。
在她的世界里,国际象棋不仅仅是一项智力运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还是一种对于历史微观切片与长远结构脉络之间的极致心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