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肖同:争做一名“六边形战士”,攻守兼备丨2025中国分区赛·特级大师访谈③
最新动态
肖同:争做一名“六边形战士”,攻守兼备丨2025中国分区赛·特级大师访谈③
2025-03-273

2008年11月,肖同出生于山东青岛。

肖同在国际象棋领域年少得名,从8岁开始凭借其天赋异禀,就不断斩获各项荣誉和桂冠:

分别在2016年、2017和2019年,三次获得李成智杯U8/U10/U12年龄组的亚军。

2018年,他获得了亚洲青少年锦标赛男子U10组快棋和超快棋的“双料冠军”。

2019年,他获得第四届全国智力运动会男子少年个人赛亚军,帮助山东队获得少年团体冠军。

2021年,他代表山东队获得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团体)季军。

2023年,他代表中国队获得世界青少年(U16)奥赛团体冠军和个人台次金牌。

2023年6-9月,在西班牙和匈牙利的三个国际赛事中,连续获得特级大师(GM)序分。

2024年4月,肖同的等级分达到2500分——在15岁4个月之时,便已成功晋升国际特级大师之列。

2024年,肖同获得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男子个人赛亚军和秦皇岛国际公开赛冠军。

2025年新年伊始,他获得了国际棋联世青赛(U20)男子组第七名。

2025年3月22-30日,“康成杯”2025年国际象棋中国分区赛尚在火热进行中,比赛期间,笔者采访了这位男子国际特级大师。以下是访谈实录。

Q1:作为参赛年龄仅16岁零4个月的“00后”男子国象新星,此番你却已经是个人第四次参加中国分区赛的“老队员”了——对于这次参赛,你为自己设定了怎样的目标?

肖同:是的,此前我曾在2018年、2021年和2023年参加过三次这项比赛,我的比赛成绩也在逐次稳步提升。最好的战绩是上一次2023年,我取得了第八名的成绩。这一次参赛,我希望能突破上次的成绩,争取更好的名次——随着世界杯的扩军,我非常希望能够跻身前三名,从而获得直接晋级正赛的机会。

Q2:你经常出国参加国际级比赛——在欧洲或北美参赛,与在国内打比赛的经历和体验有何不同?有哪些不一样的心得和体会?

肖同:实际上,我通常会选择一些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比赛。我认为,在欧洲或美洲举办的赛事中,由于参赛者来自不同国家,各自拥有独特的风格,因此每次比赛、每轮比赛都像是在“开盲盒”——你都有可能会抽到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你想象不到的对手,面对迥然不同的棋风和招式,因此参赛时更需要保持一种开放包容、享受比赛的心态:培养在自己面对各种不确定状态和环境下,依然保持“泰山崩于前而不倒”一般沉着冷静的心思素质,让自己变成一个能下关键场次的“大心脏”棋手。

Q3:回顾你参加过的诸多国际赛事,哪一次比赛让你印象至今深刻?或者说是你作为职业棋手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肖同:对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2023年六月底至七月初,我随队参加了西班牙特内里费岛的一项公开赛。当时我的等级分为2300分,而比赛结束后,我成功获得了首个特级大师(GM)序分。

起初,我参赛的主要目的就是争取涨分,同时开阔眼界,毕竟这是疫情后我首次出国参加公开赛。我也想借此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实力是否有所提升。

不过幸运的是,我在第一轮就旗开得胜,取得了胜利。接下来的第二到第五轮,我连续对阵了四位特级大师,却并发现自己并未处于下风,和他们下的有来有回。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

在第六到第九轮中,我更是全力以赴,一盘接一盘地争取胜利,最终幸运地赢得了最后全部四盘比赛,不仅获得了首个特级大师序分,最终取得了与另一名棋手并列这项赛事冠军的佳绩。

这次的参赛经历于我个人职业生涯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鼓舞和肯定;它不仅让我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更重要的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努力与坚持的价值。从那之后,面对任何赛事、任何局面、任何对手,我都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了自信。

Q4:你现在甚至不满17岁,除了作为一位顶级职业棋手,很多人也好奇,这么高强度的比赛压力之下,你是如何兼顾学业的?

肖同:的确,这是个问题。目前我正就读高一,随着高一下学期已经开始,其实我一直也都有在学校正常上课。上课之余,偶尔在周末或晚上,我会抽空观看一些比赛或高手对局。

今年,其实我的比赛计划并不多。去年可能是因为初三下学期时,恰巧能够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高中——我就有一段相对“空闲”的时间专注于训练和比赛,因此才有大把机会得以在国际赛场上展现自己。不过,平时的我,还是以学业为主。

Q5:你认为自己更适合下怎样的赛制?同时,你对自己的下棋风格了解多少?我的意思是,尽管你被那么多对手研究过,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肖同:对我个人而言,快棋和慢棋其实都可以。不过,我觉得自己的快棋水平可能比慢棋稍强一些,这尤其体现在网上对弈方面,我可以很快出子,同时很少犯“送子”的低级失误。战绩总是更有说服力的——总体来说,我的快棋成绩相对更好一些。但最近,我也在努力提高自己慢棋的水平和对应的等级分。

至于风格,我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为每盘棋采取什么样的制胜策略,都是由很多因素叠加在一起才决定的。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有时可能会选择比较激进的策略,而有时则会偏向稳健的走法。

如果在你心中,我的人设并不是一个“年少轻狂”的人的话,那么请允许我将自己形容为类似一个“六边形战士”般的棋手——只是每个边的长度还不够均衡。而我也正在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提升,争取让这个“六边形”构建得看起来没有明显的“短板”,而更加的完整和完善。

总之,我希望自己在棋盘上能够展现出多变的风格,同时保持冷静和专注。无论是面对快棋还是慢棋的赛制,我都希望自己能够发挥出平时的正常水平甚至是最佳水平——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力求实现攻守兼备的全面提升。

Q6:作为一名年轻棋手,你心中是否驻扎着某位或某些位国际象棋领域的偶像?使你渴望成为像他或他们那样与众不同而充满特质的棋手?

肖同:对我个人来说,我并没有将某个人特定地视为偶像,而是将世界顶级棋手都视为我学习和不断追赶的目标。每位顶尖棋手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技艺,他们在对弈中所展现出来的智慧和决策力,都值得我深入研究和借鉴。

从他们的棋局中,我能够汲取到不同的战略思维和战术运用,这对于我自身棋艺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我倾向于从多位大师身上汲取灵感,而非仅仅局限于某一位偶像。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